查考四福音十種研經法:比對法(二)
(1)馬太福音26章6-13節
(2)馬可福音14章3-9節
(3)路加福音7章43-50節
(4)約翰福音12章1-8節
經文 | 時間/背景 | 地點/活動 | 人物 | 獻香膏的過程 | 旁人的評價 | 主耶穌的評價及意義 |
馬太福音26:6-13 | 近逾越節
(大祭司,民間的長老正密議殺害耶穌) |
1伯大尼
2西門家(患痲瘋的) 3一起吃飯 |
耶穌
西門(患痲瘋的) 獻香膏的女人 |
女人把玉瓶內的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 | 1門徒認為女人浪費金錢
2可以把買香膏的錢賙濟窮人 3對女人的做法不高興 |
1不要為難女人
2獻香膏是件美事 3主不能時常與他們一起 4為主的安葬作準備 5要述說女人作此美事,記念她 |
馬可福音14:3-9 | 近逾越節
(大祭司,民間的長老正密議殺害耶穌) |
1伯大尼
2西門家(患痲瘋的) 3一起吃飯 |
耶穌
西門(患痲瘋的) 在座的人 獻香膏的女人 |
女人打破玉瓶,把真拿達香膏倒在耶穌的頭上 | 1在座的人認為女人浪費金錢
2可用買香膏的錢賙濟窮人,因它值三十多兩銀 3有幾個人心中不悅 |
1不要為難女人
2獻香膏是件美事 3主不能時常與他們同在 4為主的安葬作準備 5要述說女人作此美事,記念她 |
路加福音7:43-50 | 1耶穌先前行很多神蹟
2施洗約翰下監並遣門徒問耶穌衪,是否要來的一位「彌賽亞」 3有人信主並聽衪教訓 4法利賽人和教師仍心硬 |
1西門家(他是法利賽人)
2他請耶穌吃飯 |
耶穌
主人(西門) 犯罪 獻香膏的女人 |
1女人手拿盛香膏的玉瓶
2女人在主背後,挨衪的腳哭 3淚水濕了主的腳,女人用頭髮擦乾主的腳 4女人親吻主的腳並抺上香膏 |
1主人西門質疑耶穌是先知與否,因為衪讓犯罪的女人摸衪
2同坐的人質疑耶穌的赦罪權柄 |
1主講了一個欠債多與少獲豁免比喻
2高度評價女人所作的一切:~ i) 用眼淚洗衪的腳 ii) 用頭髮擦乾衪的腳,吻腳並抺上香膏 3耶穌赦免女人的罪 4耶穌誇女人的信心救了她 5突顯主耶穌是「神」因為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權柄 |
約翰福音12:1-8 | 近逾越節
(大祭司,民間的長老正密議捉拿耶穌) |
1伯大尼
2有人為耶穌預備筵席 |
耶穌,門徒,馬大,拉撒路,其他客人, 獻香膏的馬利亞 | 1馬利亞拿純拿達香膏油倒在耶穌的腳上
2馬利亞用頭髮去擦耶穌的腳 |
1門徒中的猶大(賣主的)質疑馬利亞不用買香膏的三百塊錢來分給窮人 | 1主沒有阻難馬利亞
2主不常與他們同在 3為主作安葬的準備 |
從以上表列的對比看來,可以作出以下的結論:
1) 「馬太」「馬可」「約翰」應該是記述同一個事跡,主耶穌在伯大尼這地方作客,正在席間,有一位婦女向耶穌獻上一瓶極真貴的香膏並膏在主的頭上和腳上。從以上三本福音書的章節中,我們不難發現有關發生的時間、背景和地點大至相同,至於人物亦沒有更大的差異。旁人對婦女向耶穌獻香膏的做法,反應大概一致,雖然在膏耶穌的細緻描述有些出入,「馬太」「馬可」著重描述婦人把香膏澆在耶穌的頭上,而「約翰」則著重婦人把香膏澆在主的腳上,並用頭髮去擦。我相信這是作者描寫的則重點不同,應該是那婦人既用膏油澆耶穌的頭,也有用香膏擦主的腳。既然前述此三本福音書所描述均是同一事件,因此我認為「馬太」「馬可」中那向耶穌獻香膏的婦人亦即是「約翰」所提及的馬利亞,這位馬利亞向耶穌獻香膏的原因,我相信有以下兩點:
- i)她感謝耶穌較早前使她弟弟拉撒路從死裡復活,所以獻膏感恩。
- ii)她與耶穌相交的過程中,她發現耶穌是他們所盼望要來的彌賽亞,因此主耶穌是配得她如此的尊榮。
2) 「路加」所記述的婦人獻香膏事件,我以為是有別於以上三本福音書所載的。先不說時間和背景與前三書所載不同,就是宴客的主人也是特別-法利賽人(西門)而且在婦人獻香膏的過程中,描述得比前三本福音書任何一本均要來得細緻、詳盡,因為獻膏的女人是帶罪之身,作者著力描寫她的謙卑、真誠、深切痛悔的眼淚,這與前三本福音書的精簡握要有很大的分別。與此同時,主耶穌在此事件中似乎刻意的突顯衪有赦罪的權柄,讓身旁的人(法利賽人)去思考衪是誰。
這位婦人向耶穌獻香膏的原因,我認為有以下兩點:
- i)因她是個罪人,可能深受罪咎的折磨,同時亦深切痛悔自己的罪行,所以甘願謙卑自己向耶穌求赦免。
- ii)她對自己無能為力,難以離罪,但她有極大的信心和亮光,相信耶穌是神,只有衪才有赦罪的權柄。因此耶穌後來也誇她「信心」救了她。